设计师也要懂点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0-09-01    浏览次数:1584

设计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科。
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
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再作用于设计,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行为引导


产品必须将可视化的形式和可被理解和使用的意义紧密联系,从而引导人正确的操作行为。
用户操作的功能性成效,即可用性和易用性是产品设计的基础标准。
产品应在任何时候适应人的心智模型,在使用中减少错误和行动难度。


01

通用交通信号灯设计

设计:Jiyoun Kim



与现有的交通信号灯相比,通用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借助颜色和形状来发送更直观的信号,
三角形符号的红色灯表示“停止”,方形符号的绿色灯表示“运行”,圆形符号的黄色灯表示“保持”。
通过颜色和形状的组合对应设计,映射用户的心理认知模型,引导正确的交通行为。
即便是弱视和色盲者也可通过形状的辅助更清晰地理解信号灯的意义。


02

MODIFY系列按钮

设计:Matthias Pinkert



设计师将人们对五种触觉操作(转动、拉动、翻转、推动、按下)的直觉认知与按钮的形态设计相互关联,
借助于语义学原理帮助用户对不同按钮的形态所包含的操作意义进行解读和心理暗示,
引导人们借助直觉认知对日常生活中的边缘行为进行易用性操作。


03

ON-OFF台灯

设计:MUID



设计师将用户日常生活中开关灯的行为经验进行语义衍生,按下ON打开台灯,按下OFF则关闭台灯。
通过这种直观互动的方式,带给人们可视化的易用操作体验。


04

BOOKMARK PEN–KIKKERLAND

设计:Gerhardt Kellermann



通过对人们日常阅读书写行为习惯的研究,设计师借助于形态语义的转换,
将笔和书签进行整合设计,使其转移到特定的阅读情景中。
人们拿起笔,将其放在书中并合上,笔被夹在了书中,
在书不突起的情况下用户也能通过视觉提示感知到这支笔和上次书写或阅读停留的页面。
通过一支笔所带来的心理体验引导人们在阅读书写过程中对无意识行为的构建。



技术认知


信息智能时代的产品所使用的技术较之机械时代,表现得更加隐秘和抽象,
产品功能也更加复杂多样,令人们难以理解,甚至造成认知偏差,导致误操作。
诺曼因此指出,设计是对复杂技术的管理,是通过信息、认知、理解、行动过程实现让用户感知复杂技术世界的可达性。


01

无扇叶空气净化电扇

设计:Dyson



戴森电器的核心技术源于对空气动力的研究,在空气净化电扇设计时,设计师把核心技术特征显著地体现在产品设计上,
强化了巨大的空洞和无扇叶的设计,隐喻了空气的流通,构建了人们对新技术的心理认知,
彰显了产品与其他竞品的差异性,进而突出产品的核心技术价值。


02

Maestro电子小提琴

设计:Junguk Shin



这款为帮助初学者练习而设计的电子小提琴Maestro,将人们对传统与现代技术的心理认知有机结合起来。
设计师沿用了传统小提琴的线条,极富雕塑感的透明高分子材料不仅展现出数字技术美学的精髓,
更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小提琴的使用记忆。初级演奏者可以根据小提琴上亮起的LED灯,直观地看到需要弹奏的位置。
与之配套的手机App能实时反馈弹错的音,录下弹奏的曲子,帮助初级演奏者反复训练。


03

数字打印机

设计:Technology Design


智能技术将打印机变成不同尺寸的黑箱,
如何让人们能够通过独特的设计语言理解数字打印机的功能和技术原理并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其进行操作使用,
是Technology Design公司运用设计心理学原理进行语义设计的目标。
新的设计将传统的滚轮油印原理进行可视化呈现,打印机的支架被设计成如同从两个印刷滚轮之间不断印出的纸张。



情感体验

 

诺曼强调设计在情感上的适用性和体验感,积极的用户体验必须满足用户的欲望并对其形成吸引力。
人性化设计能够对人的心理和情感进行积极的干预和重塑。


01

促进情感交流的模块化智能汽车座椅

设计:Joyn Ayer



通过闭合或打开的灵活可变椅背侧翼设计,模块化智能汽车座椅旨在创建既能促进邻座乘客情感交流又能保持个体乘客隐私的乘车体验。
“伙伴座椅”的动态翼展最大限度地平衡了乘坐者人际交流和私密性两者之间的需求,
车辆的外部被设计成智能玻璃的“气泡”,借助于透明的OLED在玻璃上将每个乘客的情绪信息显示在内部。


02

荷兰儿童肿瘤医学中心

设计:MMEK



患病儿童仍旧在成长,心理认知、社会情绪和运动发育对于他们非常重要。
荷兰儿童肿瘤医学中心的设计考虑到患病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成长需求,采用了大量色彩鲜明的色调和专门针对儿童进行的游戏化情境设计,
引导儿童正面的情绪,消除就医的恐惧感,带给他们更积极的治疗心态。

 

03

儿童核磁检查服务体验设计

设计:飞利浦医疗



据统计,医院里有将近80%的儿科患者需要服用镇静剂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飞利浦公司将MRI机器转变成一个孩子们对冒险故事的体验情境,患者在其中扮演主角。
通过设计,孩子们把一直被认为是严肃、恐怖的医疗检查当成了一次游戏,以更为主动和愉快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疗检查程序。
借助于这种情感化的体验设计,服用镇静剂的儿童降到了10%。
许多儿童医院的设计不但解决了儿童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和家长的困扰,更营造出人文化、艺术化的疗愈环境,从设计心理学角度对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04

Hideaway椅子

设计:Daniel Kamp



Hideaway椅子是由胶合板与软垫组成的儿童座椅,其球形外壳被设计成婴儿曾经生存过的子宫形态,并组成了视觉和听觉的私密性空间,
通过潜意识的心理映射,为儿童坐在里面的不同行为提供舒适安全的空间体验和心理情感暗示



信息联想


联想设计应注意符合特定群体在文化语境中的熟悉感、可理解性的心智模型,进而增加用户的感知维度以及信息和能量传输的密度。
人们通过心理认知和联想过程,与“真实”感受的产品及其意义交互,进而塑造用户的体验。

 

01

RetroduckQ无线充电器

设计:BKID co



Retroduck Q是一款无线充电器,是对人们记忆中熟悉的旧电视的现代诠释。
通过心理联想,在给手机充电的同时,让人们体验儿时看电视的记忆。
Retroduck Q的怀旧设计和成熟的技术赋予了智能手机更加多样性的意义和使用情境

 

02

Art Sponge

设计:Lesha Limonov



Art Sponge是借助于心理联想设计的浴球包装,通过将浴球独特的材质机理和色彩巧妙地与不同历史名画相结合,
带给使用者一种轻松戏虐的情感体验和趣味化使用情境。


03

巧克力颜料

设计:Nendo



设计师将巧克力设计成颜料的外观,颜料盒中的巧克力试管包含多种色彩,管内装有不同的调味糖浆。
标签上注明了每种巧克力的味道,并可以在食用时借助于外层标签纸保持手指清洁。
这种设计结合了人们童年时打开一盒新颜料的兴奋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和记忆,
食用不同口味巧克力的味觉体验,带给人一种“熟悉的”联想和惊喜感。